銀是一種常見的貴金屬。銀礦的開采和加工是一個復雜的過程。從礦石到純銀,需要經過采礦-選礦-冶煉-精煉的整個過程。本文將系統地分析銀礦開采的完整流程,為關注銀礦開采和加工的朋友提供專業的參考。
1.勘探
在自然界中,銀常與其他金屬以共生形式存在,如鉛、鋅、銅、金等。勘探工作首先要進行地質勘查,通過衛星成像技術掌握地表特征,然后結合土壤采樣分析,確定銀礦的位置。接下來,完成鉆探和測試,以評估礦石中銀的含量和品質。
2.采礦
采礦方法的選擇取決于礦體的賦存參數:剝采比<6:1時,采用露天開采,配備40m3電鏟和240噸礦用卡車;地下開采主要采用分段崩落法,對于傾角>45°的薄脈礦體,采用天窗鉆機結合VCR法開采。目前智能化采礦系統已實現銀礦貧化率低于8%,采礦回收率可達95%。
1.預處理系統
原礦破碎采用顎式破碎機(入料粒度1200mm→250mm)→圓錐式破碎機(出料粒度50mm)→高壓輥磨機(-10mm)三級閉路流程,磨礦采用半自磨+球磨機組,配備旋流器分級,確保磨礦細度達到-200目占75-80%。
2.銀礦浮選
浮選是最廣泛使用的礦物加工方法之一。在浮選過程中,礦漿中會加入一系列化學藥劑,包括捕收劑和起泡劑。捕收劑可以改變銀礦物表面的性質,使其具有疏水性,從而附著在氣泡上并漂浮到礦漿表面;而起泡劑則用于產生穩定的氣泡,幫助銀礦物顆粒漂浮并與廢石(脈石)分離。浮選后,可以收集到銀含量高的精礦,其品位通常可達20%至50%。
3.銀礦重選
對于一些含粗粒銀(嵌入粒度>50μm)的礦石,重選是一種有效的富集手段。重選是利用離心力的原理,通過搖床、螺旋溜槽等設備,將密度大的銀顆粒與密度低的脈石礦物分離開來。在這些設備中,在水流和離心力的共同作用下,銀顆粒由于密度大,沿著設備特定的路徑運動,最終與脈石分離。
優化選礦工藝對提高銀的回收率和精礦質量至關重要。選礦技術人員需要根據礦石性質,精準調整藥劑種類、用量以及設備的操作參數,以確保最佳的選礦效果。同時,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,新的選礦技術和設備不斷涌現,為銀礦選礦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。
1.冶煉
選礦后獲得的銀精礦隨后將進入冶煉階段,去除雜質。在高溫爐中(溫度可達1200℃左右),銀精礦與石英石、石灰石等熔劑一起熔化。熔劑的作用是與礦石中的雜質發生化學反應,形成爐渣。這些雜質,例如鐵和硫,在高溫下與熔劑發生反應,并以爐渣的形式漂浮在熔融金屬的表面,從而與銀等貴金屬分離。經過這一過程,剩下的金屬合金被稱為“多爾合金”,其中含有銀、金、銅和鉛等多種金屬。
2.精煉
電解精煉采用不銹鋼陰極板,電解液AgNO3濃度80-120g/L,電流密度250-300A/m2,產出4N級銀錠。陽極泥處理采用加壓浸出技術,銀綜合回收率達99.2%。
銀礦開采的整個過程涵蓋勘探、開采、破碎、選礦、冶煉、精煉等多個復雜環節,每個環節都需要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,并且需要嚴格的質量控制和環境保護措施。
鑫海礦裝專注銀礦開發30年,提供從地質勘探到選礦廠建設的全流程解決方案。鑫海礦裝在摩洛哥等地成功完成了多個大型銀礦開采項目,選礦回收率較傳統工藝提高8-15個百分點。我們始終專注于采礦選礦核心業務,以科技創新推動貴金屬資源綠色發展。
上一篇:錫礦開采選礦方法、設備及項目案例
下一篇:菱鐵礦-赤鐵礦的特征與選礦工藝
新聞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