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14日,云南富民縣散旦街道辦關家營的一處尾礦池發生滲漏,導致富民縣的一處水源地受到污染,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飲用水以及農田灌溉、牲畜飲水。現在,富民縣環境監督局工作人員對河水被污染一事展開調查,相關部門仍在研究具體的解決方案。
近幾年來,隨著礦山規模的發展和很多尾礦庫的老舊失修,導致中國尾礦庫潰壩、滲漏等事故屢見不鮮,對當地環境和居民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,尤其是建在水源地附近的尾礦池,一旦出現險情會對當地居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非常大的損失。
現在,中國已經開始加大對尾礦池的治理力度,整治和關停了一批對當地具有潛在危害的尾礦池,并對尾礦庫的審批更為嚴格。但是這些方法都治標不治本,唯一切實可行的方法就是推廣尾礦干排技術。
尾礦干排是通過技術的手段使得尾礦中水的含量在15%左右,從而能使尾礦達到干堆的要求。在水源地附近的礦山,如果采用尾礦干排技術,可以完全避免廢水進入水源地,同時干尾礦也可以用來制作建筑原材料,這樣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,而且具有很大的社會效益,十分具有推廣價值。
國內有很多礦山機械企業都在致力于尾礦干排技術的研究,其中做得較早也是技術較成熟的企業是煙臺鑫海礦機有限公司,鑫海的脫水濃縮型水力旋流器、高效深錐多錐濃密機和高效多頻脫水篩組成的尾礦干排工藝系統,可將尾礦處理到含水15%左右,達到尾礦干堆的標準。
切實推廣尾礦干排技術,解決尾礦池污染問題,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水源地,是每個礦產資源企業不容推卸的社會責任。
新聞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