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礦試驗到底要做到多細致?這直接決定了后續生產線能否穩定運行。試驗深度需覆蓋礦石性質分析、工藝流程設計、設備參數驗證三大板塊,通常要求至少完成實驗室小試、擴大連選試驗兩個階段。以某銅礦項目為例,前期僅做基礎浮選試驗就投產,結果因礦石嵌布粒度變化導致回收率暴跌23%,直接損失超千萬。
礦石物質組成研究是試驗的基礎門檻。X射線衍射與電子探針必須同步使用,精確到礦物單體解離度0.02mm級別的檢測。有個鐵礦項目曾因忽略磁鐵礦與赤鐵礦共生關系,選別流程設計失誤,不得不追加三個月補充試驗。特別是多金屬伴生礦種,需要重點關注元素賦存狀態,比如金礦中的碲化物形態直接影響浸出藥劑選擇。
流程驗證環節至少要完成三個閉路循環試驗。某鉬礦案例顯示,單次開路試驗確定的粗選時間,在實際連續生產中造成精礦品位波動達15%。設備參數測試更不能走捷徑,浮選機充氣量誤差超過5%就會改變泡沫層穩定性。還記得那個鎳礦項目嗎?實驗室用1立方槽做試驗,投產時放大到50立方槽卻因攪拌強度不足導致回收率下跌8%。
試驗深度標準隨項目規模動態調整。小型礦山可能完成實驗室階段即可,但處理量超萬噸級項目必須進行半工業試驗。去年有個鋰輝石項目,投資方為趕進度跳過擴大試驗,結果投產三個月就因礦石硬度變化導致磨礦系統全線崩潰?,F在業內普遍要求,關鍵指標驗證次數不少于5次,特別是精礦品位和回收率這兩項核心數據。
試驗深度絕不是越多越好,需要平衡成本與風險。智慧的做法是抓住主要矛盾點,比如硫化礦重點做氧化率測試,砂礦側重粒度分析。有個鎢礦項目通過精準鎖定關鍵參數,將試驗周期縮短40%仍保證投產效果。說到底,試驗深度就像量身定制的西裝,既要覆蓋所有關鍵部位,又不能過度浪費資源。
上一篇:錫礦選礦粒度是多少
下一篇:邵陽錫礦選礦價格多少
新聞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