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選礦的過程中,藥劑的應用非常廣泛,如在磨礦、分級、脫泥、浮選、絮凝、重選、電選、磁選等作業中都有涉及。然而,在選礦藥劑研究、生產以及應用的過程中,人們只注重了其技術和經濟的效益,而沒有考慮到它人給人類及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。
選礦藥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十分復雜,有直接產生的危害、間接產生的危害和相互作用造成的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等。這種生態破壞對人類健康、農業生產和漁業生產等帶來了比較大的危害。
其一,直接的危害,是因為選礦藥劑本身存在著有害物質,毒性較大,在選礦中一些難分解的重金屬和有機化合物(如氰化物、硫化物、鈉、黃要藥),它們破壞了生物體中正常生理生化的過程,通過食物鏈的逐層富集,能夠造成人體慢性中毒。
其二,間接危害,是因藥劑的本身無毒,但是具備腐蝕性,有些還以溶解狀態進入自然環境中,改變環境的ph值,改變生物的生長、改變土壤的性質或造成水土流失等,然而有些選礦廢水中還含有大量的懸浮物質,長久不易沉降,若果將其用作自然水灌溉,也會導致土質惡化,減少農業生產產量。記得1998年,河北一家選廠將其懸浮物在2500mg/L的污水,未經處理排入附近的河流,當地的農民用這些混有廢水的水灌溉小麥,導致周圍幾千畝小麥不生長。
另外,還有一種是藥劑本身無毒,但是其使用與排放增加了有機化合物,降低了水中的溶解氧,從而大大增加了自然水中的生物耗氧量和化學耗氧量,使得水質惡化。
對于魚類,它主要就是依靠水中的溶解氧和餌料生存,如果有大量的藥劑水融入,消耗掉水中的溶解氧,造成水質污染,魚類便會失去餌料,并且得不到水中的溶解氧。當然還有一些無機的礦物藥劑,能夠使魚變畸形。如果人類食用了這些魚會怎么樣?目前,我國已有很多河流都是因選礦的污水污染,造成魚蝦絕跡的。
如今的污染事件頻頻發生,選礦藥劑的危害也被人們熱議、關注,為此,選礦行業加大力度,來防治藥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。
目前,有一種方法是將選礦廢水回收再利用,這樣既可節省選礦藥劑,也大量的節省了新水的補給。(目前市面做廢水回收效率較好的是煙臺鑫海尾礦干排工藝,它利用濃密機、水力旋流器、脫水篩等設備,可將其尾礦濃縮脫水至15%以下,回水率非常高)這種方法不僅有利于保護環境,也緩解了水資源缺乏的問題。
上一篇:尾礦濃縮的兩種方式
新聞推薦